2025年广东广州市番禺城市管理有限公司招聘笔试押题库.pdf
2025年广东广州市番禺城市管理有限公司招聘笔试押题库
一、第一部分 常识判断 (根据题目要求,在四个选项中选出一个最恰当的答案。)
1、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 )。
A. 对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方法,不授予专利权
B. 两个以上的申请人分别就同样的发明创造申请专利的,专利权授予最先申请的人
C. 国务院专利行政部门收到邮寄的专利申请文件,则以收到专利申请文件之日为申请日
D. 任何单位或者个人有意愿实施开放许可的专利的,开放许可实施期间,对专利权人缴纳专利年费相应给予减免
『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
本题考查法律常识。
A项正确,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第二十五条第一款规定:“对下列各项,不授予专利权:(一)科学发现;(二)智力活动的规则和方法;(三)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方法;(四)动物和
植物品种;(五)原子核变换方法以及用原子核变换方法获得的物质;(六)对平面印刷品的图案、色彩或者二者的结合作出的主要起标识作用的设计。”
B项正确,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第九条规定:“同样的发明创造只能授予一项专利权。但是,同一申请人同日对同样的发明创造既申请实用新型专利又申请发明专利,先获得的实用新型
专利权尚未终止,且申请人声明放弃该实用新型专利权的,可以授予发明专利权。两个以上的申请人分别就同样的发明创造申请专利的,专利权授予最先申请的人。”
C项错误,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第二十八条规定:“国务院专利行政部门收到专利申请文件之日为申请日。如果申请文件是邮寄的,以寄出的邮戳日为申请日。”
D项正确,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第五十一条规定:“任何单位或者个人有意愿实施开放许可的专利的,以书面方式通知专利权人,并依照公告的许可使用费支付方式、标准支付许可使用
费后,即获得专利实施许可。开放许可实施期间,对专利权人缴纳专利年费相应给予减免。实行开放许可的专利权人可以与被许可人就许可使用费进行协商后给予普通许可,但不得就该专利给予
独占或者排他许可。”
本题为选非题,故正确答案为C。
2、如果一国或地区的货币汇率上升,即对外升值,一般会导致( )。
A. 本国出口增长
B. 本国出口减少
C. 本国进口减少
D. 本国旅游收入增加
『正确答案』
B
『答案解析』
一国或地区的货币汇率上升,对外升值,别国购买同样数量本国的东西需要支付更多的货币,从而使得出口减少。因此B项正确。
3、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 碳材料的应用将不利于低碳经济的发展
B. 碳纤维是含碳量高于99%的无机高分子纤维
C. 黑洞实质上是暗物质的一种现象
D. 火星被认为是太阳系中最有可能存在地外生命的行星
『正确答案』
D
『答案解析』
A项错误,21世纪,碳元素所主导的新兴材料体系正在显示出自身更大的发展潜力和更加富有挑战性的工业影响力,与人类所倡导的低碳经济并不矛盾。B项错误,碳纤维是含碳量高于90%的无机
高分子纤维,而含碳量高于99%的称石墨纤维。C项错误,暗物质与黑洞并不是包含与被包含的关系,两者是不同的宇宙现象。D项正确,火星是迄今为止,被认为是太阳系中最有可能存在地外生
命的行星。
4、关于我国的海洋科考船,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 )。
A. “东方红3号”是全球最大的静音科考船
B. “海洋六号”是我国自行设计、建造的综合地质地球物理调查船
C. “向阳红10号”是中国自行设计制造的第一艘万吨级远洋科学考察船
D. “中山大学号”是目前我国综合性能最先进的科考船之一,被称为“海上移动实验室”
『正确答案』
D
『答案解析』
本题考查科技常识。
A项正确,“东方红3号”是国内首艘、国际上第4艘获得SILENT-R证书的海洋综合科考船,也是世界上获得这一等级证书的排水量最大的海洋综合科考船。2019年5月7日,“东方红3号”成为全球最大
静音科考船。SILENT-R证书是挪威DNV-GL船级社签发的船舶水下辐射噪声最高等级——静音科考级认证证书。
B项正确,“海洋六号”综合调查船是由中国船舶及海洋工程设计研究院自行设计、建造的综合地质地球物理调查船,集地震、地质调查等多项调查功能于一体。
C项正确,“向阳红10号”科学考察船,是我国自行设计制造的第一艘万吨级远洋科学考察船。1979年11月由上海江南造船厂建成并交付国家海洋局使用。
D项错误,“中山大学号”是一艘配置高、能力强,创新技术高度集成的新一代大型海洋综合科考实习船,排水量6880吨,续航力15000海里,具备无限航区全球航行能力,是目前国内设计排水量最
大、综合科考性能最强的海洋综合科考实习船。“科学号”海洋科考船具有全球航行能力及全天候观测能力,是目前我国综合性能最先进的科考船之一,被称为“海上移动实验室”。
本题为选非题,故正确答案为D。
5、下列诗句或谚语中所蕴含的物理或化学知识表述正确的是( )。
A. “早穿皮袄午穿纱,围着火炉吃西瓜”的情形与沙漠地区砂石比热容较小有关
B. “鸟飞天外斜阳尽,人过桥心倒影来”中倒影是光的反射形成的实像
C. “船中自带红泥灶,亭上亲煎白乳泉”中的“红泥”是因为其含有四氧化三铁
D.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中的“云”的形成原因跟汽化有关
『正确答案』
A
『答案解析』
本题考查科技常识。
A项正确,“早穿皮袄午穿纱,围着火炉吃西瓜”形容的是早晚和中午的温差大。这种情况多发于沙漠、内陆地区,由于这些地区地表多为砂石和干泥土,比热容较小,因此在早晨和晚上,冰冷的地
表把太阳的热量大量并快速地吸收,使气温减低。而到了中午,太阳放出的热量开始减少时,地表就马上开始放出大量的热,使气温升高。
B项错误,平面镜成像原理是指光线进入平面镜后由于光的反射而形成与实物相同的虚像的现象。平面镜中的像是由光的反射光线的延长线的交点形成的,所以平面镜中的像是虚像。虚像与物体等
大,且二者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诗句中的人站在桥上倒影投射在水面上,体现了平面镜成像原理,与光的反射有关,但倒影形成的像是虚像。
C项错误,四氧化三铁是一种无机物,化学式为 ,为具有磁性的黑色晶体,故又称为磁性氧化铁。三氧化二铁一般指氧化铁,是一种无机化合物,化学式为 ,为红棕色粉末,不
溶于水,主要用作无机颜料,用于油漆、橡胶、塑料、建筑等的着色。诗句中的“红泥”是因为其含有三氧化二铁。
D项错误,液化是指物质由气态转变为液态的过程,气体液化时要放热。实现液化有两种手段,一是降低温度,二是压缩体积。诗句中的“云”,是大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成的小水滴漂浮在空中形
成的,与液化有关。
故正确答案为A。
6、下列节气间,地球公转速度最快的是( )。
A. 春分蝴蝶舞花间,清明风筝放断线
B. 夏至稻花如白练,小暑风催早豆熟
C. 秋分丹桂香满园,寒露菜苗田间绿
D. 冬至瑞雪兆丰年,小寒游子思乡归
『正确答案』
D
『答案解析』
本题考查地理国情。
地球围绕太阳公转的轨道是椭圆形,而太阳位于地球公转轨道的一个焦点上,因此地球公转时存在近日点和远日点。每年的1月初,地球距离太阳最近,这个位置叫近日点,此时地球公转速度最
快。每年的7月初,地球距离太阳最远,这个位置叫远日点,此时地球公转速度最慢。
A项错误,春分,是二十四节气的第4个节气,于每年公历3月19-22日交节。春分这天,太阳直射点在赤道上,昼夜等长。清明,是二十四节气的第5个节气,于每年公历4月5日前后交节。清明是
反映自然界物候变化的节气。春分到清明期间,地球不在近日点附近,此时公转速度不是最快。
B项错误,夏至,是二十四节气的第10个节气,于每年公历6月21-22日交节。夏至这天,太阳直射地球的位置到达一年的最北端,几乎直射北回归线,此时,北半球各地的白昼时间达到全年最
长。小暑,是二十四节气的第11个节气,于每年公历7月6-8日交节。夏至到小暑期间,地球位于远日点附近,此时公转速度最慢。
C项错误,秋分,是二十四节气的第16个节气,于每年公历9月22-24日交节。秋分这天太阳几乎直射地球赤道,全球各地昼夜等长。寒露,是二十四节气的第17个节气,于每年公历10月7-9日交
节。秋分到寒露期间,地球不在近日点附近,此时公转速度不是最快。
D项正确,冬至,是二十四节气的第22个节气,于每年公历12月21-23日交节。冬至这天,太阳直射南回归线,是太阳直射点南行的极致,太阳光对北半球最为倾斜,太阳高度角最小,是北半球各
地白昼最短、黑夜最长的一天。小寒,是二十四节气的第23个节气,于每年公历1月5-7日交节。冬至到小寒期间,地球位于近日点附近,此时公转速度最快。
故正确答案为D。
7、下列选项涉及的地点或建筑不属于“江南三大名楼”的是( )。
A. 洞庭之东江水西,帘旌不动夕阳迟
B.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C. 滕王高阁临江渚,佩玉鸣鸾罢歌舞
D. 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
『正确答案』
D
『答案解析』
本题考查人文常识。
江南三大名楼指的是:江西南昌的滕王阁、湖北武汉的黄鹤楼和湖南岳阳的岳阳楼。
A项正确,“洞庭之东江水西,帘旌不动夕阳迟”出自宋代诗人陈与义的《登岳阳楼二首》,大意为巍巍岳阳楼矗立在洞庭湖以东长江以西,落日缓缓下沉,无风卷起,楼阁上的招牌一动不动。
B项正确,“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出自唐代诗人李白的《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大意为孤船帆影渐渐消失在碧空尽头,只看见滚滚长江向天际奔流。
C项正确,“滕王高阁临江渚,佩玉鸣鸾罢歌舞”出自唐代诗人王勃的《滕王阁序》,大意为巍峨高耸的滕王阁俯临着江心的沙洲,佩玉、鸾铃鸣响的华丽歌舞早已停止。
D项错误,“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出自宋代诗人林升的《题临安邸》,大意为西湖四周青山绵延楼阁望不见头,湖面游船上的歌舞几时才能停休?涉及的地点不属于“江南三大名楼”。
本题为选非题,故正确答案为D。
8、下列俗语与经济学原理的对应,有误的是( )。
A. 三个臭皮匠,胜过诸葛亮——规模经济
B. 洛阳纸贵——供给和需求不匹配
C. 肥水不流外人田——负外部效应
D. 画蛇添足——边际效用为负
『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
本题考查经济常识。
A项正确,“三个臭皮匠,胜过诸葛亮”强调集体智慧和能力的重要性,即使是个人的智慧和能力再高,也不如集体的智慧和能力。规模经济是指当企业的产量规模达到一定水平后,由于各生产要素
的有机结合产生了1+1>2的效应,平均成本呈现下降的趋势。这个原理与“三个臭皮匠,胜过诸葛亮”的意思相吻合,即多个小的、普通的力量集结起来,可以产生出乎意料的大效益或智慧。
B项正确,“洛阳纸贵”是指一个商品在某个地方供不应求,从而导致价格上升,这是经典的供需不平衡的例子,即供给和需求不匹配。
C项错误,“肥水不流外人田”是指优待自家人,不给外人好处。负外部效应是指一个经济行为对其他人或者整个社会产生负面影响的情况。例如,一家工厂排放大量废水和废气,造成了环境污染。
这个俗语与负外部效应的原理不对应。
D项正确,“画蛇添足”形容做了多余的,无益的,反而会带来负面效果的事情。边际效用是指消费者在消费一定量某种产品时,每新增一单位所新增的满足程度。而边际效用为负就是指多消费一单
位产品,所带来的满足程度反而降低。在经济学中,这个俗语与边际效用为负的原理相对应。
本题为选非题,故正确答案为C。
9、我国历史上有着灿烂的科技成就,对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九章算术》最早记述了勾股定理
B. 《孙子算经》记载了小孔成像和平面镜
C. 《周髀算经》被誉为“中国科学史的里程碑”
D. 《营造法式》是我国古代最完整的建筑技术书籍
温馨提示:免费预览已结束,付费可查看和下载全文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