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重庆重庆建工住宅建设有限公司招聘笔试押题库.pdf
2025年重庆重庆建工住宅建设有限公司招聘笔试押题库
一、第一部分 常识判断 (根据题目要求,在四个选项中选出一个最恰当的答案。)
1、下列说法符合经济常识的是( )。
A. 货币M1包括商业银行中的定期储蓄存款
B. 指数化政策是治理通货紧缩的有效措施
C. 资产业务是商业银行的主要资金来源
D. 商业票据具有短期、无担保和可转让的特点
『正确答案』
D
『答案解析』
本题考查经济常识。
A项错误,狭义货币(M1)是指流通中现金与商业银行活期存款的总和,而广义货币(M2)=M1+储蓄存款(包括活期储蓄
存款和定期储蓄存款)。
B项错误,指数化政策是指按通货膨胀指数来调整有关变量的名义价格,以便使其实际值保持不变的政策。它能够缓解通货膨
胀对收入分配的影响,有利于总供给和整个经济的稳定。
C项错误,商业银行的业务具有综合性,既有负债业务,如存款、发行金融债券,也有资产业务,如放款、进行证券投资,还
有中间业务,如办理结算。负债业务是形成商业银行主要资金来源的业务,是商业银行资产业务的前提和条件。商业银行的
资产业务是其资金运用业务。
D项正确,商业票据指发行体为满足流动资金需求所发行的、期限为2天至270天的、可流通转让的债务工具。一般是指商业
上由出票人签发,无条件(无担保)约定自己或要求他人支付一定金额,可流通转让的有价证券,持有人具有一定权力的凭
证。
故正确答案为D。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小小李的借款合同约定了保证人,但未明确保证方式,按照连带保证承担保证责任
B. 小白租房期间,房东老杨把房子卖给了老陈,小白需要与老陈签订新的租赁合同方能居住
C. 甲厂根据乙厂对印刷机器的要求,购买印刷机器后出租给乙厂使用,乙厂不得随意转让该印刷机器
D. 丙公司承揽了丁厂的装修,按方案要求施工,中途将该装修工作交给了其他装修公司,则责任相应转移
『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
本题考查法律常识。
A项错误,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六百八十六条第二款规定:“当事人在保证合同中对保证方式没有约定或者约定
不明确的,按照一般保证承担保证责任。”
B项错误,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七百二十五条规定:“租赁物在承租人按照租赁合同占有期限内发生所有权变动
的,不影响租赁合同的效力。”故小白原来的租赁合同继续有效。
C项正确,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七百三十五条规定:“融资租赁合同是出租人根据承租人对出卖人、租赁物的选
择,向出卖人购买租赁物,提供给承租人使用,承租人支付租金的合同。”第七百五十三条规定:“承租人未经出租人同意,
将租赁物转让、抵押、质押、投资入股或者以其他方式处分的,出租人可以解除融资租赁合同。”
D项错误,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七百七十二条规定:“承揽人应当以自己的设备、技术和劳力,完成主要工作,
但是当事人另有约定的除外。承揽人将其承揽的主要工作交由第三人完成的,应当就该第三人完成的工作成果向定作人负
责;未经定作人同意的,定作人也可以解除合同。”故丙公司应当就其他装修公司完成的工作成果向定作人丁厂负责。
故正确答案为C。
3、根据《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的意见》,下列表述错误的是( )。
A. 以海湾为基本单元,“一湾一策”协同推进近岸海域污染防治、生态保护修复和岸滩环境整治
B. 到2035年,“无废城市”建设实现全覆盖,东部省份率先全域建成“无废城市”,新污染物环境风险得到有效管控
C. 以京津冀及周边、长三角、汾渭平原等重点区域为主战场,以挥发性有机物控制为主线,大力推进多污染物协
同减排
D. 强化优先保护类耕地保护,扎实推进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和风险管控,分阶段推进农用地土壤重金属污染溯源
和整治全覆盖
『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
本题考查政治常识。
A项正确,《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指出:“以海湾为基本单元,‘一湾一
策’协同推进近岸海域污染防治、生态保护修复和岸滩环境整治,不断提升红树林等重要海洋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
B项正确,《意见》指出:“到2027年,‘无废城市’建设比例达到60%,固体废物产生强度明显下降;到2035年,‘无废城市’建
设实现全覆盖,东部省份率先全域建成‘无废城市’,新污染物环境风险得到有效管控。”
C项错误,《意见》指出:“以京津冀及周边、长三角、汾渭平原等重点区域为主战场,以细颗粒物控制为主线,大力推进多
污染物协同减排。强化挥发性有机物综合治理,实施源头替代工程。”
D项正确,《意见》指出:“强化优先保护类耕地保护,扎实推进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和风险管控,分阶段推进农用地土壤重
金属污染溯源和整治全覆盖。”
本题为选非题,故正确答案为C。
4、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下述人员可录用为公务员的是( )。
A. 甲,2022年加入外国国籍
B. 乙,曾因犯罪被判处有期徒刑
C. 丙,曾因违章行驶受到行政处罚
D. 丁,被依法列为失信联合惩戒对象
『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第十三条规定:“公务员应当具备下列条件:(一)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二)年满
十八周岁;(三)拥护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四)具有良好的政治素质和道德品
行;(五)具有正常履行职责的身体条件和心理素质;(六)具有符合职位要求的文化程度和工作能力;(七)法律规定的
其他条件。”第二十六条规定:“下列人员不得录用为公务员:(一)因犯罪受过刑事处罚的;(二)被开除中国共产党党籍
的;(三)被开除公职的;(四)被依法列为失信联合惩戒对象的;(五)有法律规定不得录用为公务员的其他情形的。”
A项错误,根据上述法律第十三条第一项规定,且中国不承认中国公民具有双重国籍,则甲不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故
不得录用为公务员。
B项错误,根据上述法律第二十六条第一项规定,乙曾因犯罪被判处有期徒刑,即受过刑事处罚,故不得录用为公务员。
C项正确,丙曾因违章行驶受到行政处罚,不属于上述法律第二十六条不得录用为公务员的情形,故可录用为公务员。
D项错误,根据上述法律第二十六条第四项规定,丁被依法列为失信联合惩戒对象,故不得录用为公务员。
故正确答案为C。
5、下列关于我国古代文学常识表述正确的是:
A.《楚辞》是楚国民间歌谣集
B.《孟子》是由孟子编纂的著作
C.《诗经》包括风、雅、颂三种体例
D.《三国志》是罗贯中的作品
『正确答案』
C
温馨提示:免费预览已结束,付费可查看和下载全文pdf!